上個月底,角落主人協助透南風夥伴在菁寮小旅行的民宿佈置,
有了上次的默契與機緣下,這次與透南風在高雄駁二的刊物展覽空間的規劃,延伸了先前的基調,
以『家』為概念,客廳裡一幅幅的人文、土地、海味的影像,鑲在舊窗框成為一幅幅的窗外風景,
客廳裡擺設的手作立燈、作為掛畫骨架的木梯、裝進稻穗的老甕、藺草編織的袋子、閱讀雜誌的方桌....
站在窗邊欣賞窗外風景,一不小心陣陣的風就把人緩緩的吹到屋外,從屋外遠眺著家內暖景,印底子刊物展 就這樣透著南風啟程了。
透南風工頭施工中
佈展完來張大合照,高雄駁二B8倉庫等著你們來吹風。
======展前準備======
初步的空間規劃草圖,和最後完成的樣子很相近 草圖繪製-盧米
介紹透南風創刊理念,夥伴與展出影像的的手作冊子
窗外風景(舊窗框。透南風影像)
裱完最後一張(也是最重要的一張)後總算完成一個階段,這些事透南風雜誌的第1~3期封面
《印底子-硬骨.刊物展》
2013/5/25~6/30
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蓬萊區B8倉庫(七賢路上)
週一~週四10:00~18:00 / 週五~週日(國定假日)10:00~20:00
展覽資訊 http://pier-2.khcc.gov.tw/content/event/event01in.aspx?sid=297
====來自透南風的心得====
照片來源/嘉榮
「如果說我們是浪漫主義者,甚至是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分子,我們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,那麼,我們將回答一千零一遍,是的,我們就是這樣的人。」-切・格瓦拉
當駁二藝術特區的卉君來邀約透南風參與獨立刊物展時,工頭那顆過於簡單的頭腦想到的工作是"把幾本雜誌送到駁二讓他們展覽",這樣簡單的畫面。
結果當工頭實際到駁二去看場地時,心頭冷了一半,怎麼場地那麼大!!而且還要自己佈展!!當下工頭心裡馬上作了幾個決定:
1.很想推掉,但是推掉實在好像有點不負責任,所以只好咬著牙根心裡暗暗掉淚,又要爆肝了。
2.場地太大的解決問方案之一:找人分攤場地,每個人分攤一些,這樣相對要佈置的空間就比較小,所以當下馬上推薦他們要找活躍於美濃的"野上野下"一起參展,果然詭計得逞,現在野上野下就在我們的隔壁展出。
3.避免過於爆肝的解決方案之二:就是找人一起爆肝!所以工頭又馬上想到要找跟我們一起在菁寮改造民宿的"馬伯桑"出馬!果然不問意義是三小,只知道義氣相挺的"馬伯"一口就答應了幫忙佈展!還推薦了他的小幫手盧米小姐主導本次展覽的規劃與設計.
結果.眼看著過程一切順利,即將正式上場之際,可憐的盧米小姐在連日的豪雨之中犁田掛彩,結果不問意義是三小,只知道義氣相挺的"馬伯"只好連夜從北部趕回台南,無怨無悔的接起盧米的佈展工作。
於是,印底子展覽如期完成!透南風團隊在此對台南市角落3號民宿的馬伯桑與盧米小姐敬上十二萬分的謝意!感謝你們!有你們我們就不孤單!
====透南風介紹====
關於透南風工作室
因著熱愛南方獨特的氣味,秉持著與人分享的態度,還有點嚴肅的背負著幾分社會改革的責任,
幾位長期在南部地區從事影像創作、社區營造、藝術文化工作的年輕人有了成立以「南方」為品牌的美麗夢想!
我們從土地、文化、節氣作為初始的發想,【透南風】便是我們的品牌與目標!
我們設定以南方的人、文、地、產、景為品牌產品設計的主體與元素,學習土地自然的睿智,回到根源的思考,展現文化精神,經過萃取、轉化,以此為思想衍生型塑南方的生活風格與內涵,未來我們將持續推出文化體驗遊程、影像紀錄、文創商品、透南風季刊,並不定期推出相關講座與活動等,邀請您與我們一起「透南風」!
關於透南風創立刊物的理念
我們忘了有多久不曾呼吸土地的芬芳、觸摸泥土的溫度,
我們忘了有多久不曾靜靜的聆聽來自鄉野村落的訊息,
一本透南風,正吹拂著島嶼南方溫暖的故事,說著一群在地青年的南方夢想。
邀您來感受南方溫暖的陽光與熱情的土地,一起透南風~
《透南風》雜誌於2012年3月創刊,
創刊號「深培」帶讀者到台南東山當地,體驗南溪的龍眼乾烘焙土窯。
第二期「海味」聽老漁人回憶幾乎已消逝的「淺坪式虱目魚養殖文化」。
第三期「有土」跟著蓮農的身影遁入蓮田,徒手挖掘黝黑隱身泥地中的蓮藕。
透南風臉書Facebook
透南風部落格 http://tousouthwind.pixnet.net/blog
最近公告
- May 27 Mon 2013 10:03
《印底子-硬骨.刊物展》透南風在駁二的刊物展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